南京市首次采用淘洗式生态清淤系统对河道进行清淤,告别了传统“断流、围堰、抽干”的耗时耗力模式。 以鼓楼区西北护城河为例,这项新技术实现了“静悄悄”的清淤作业。
传统清淤的弊端
传统清淤方式不仅工程量大,还会造成河道断流,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和周边居民生活。 淤泥沉积不仅影响水质,还会在天气回暖时上翻至水面,影响河道景观。 西北护城河曾于2018年进行过彻底清淤,但五年后淤泥再次堆积,部分区域淤泥深度甚至达到2米。
淘洗式生态清淤系统的优势
这项新技术利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淘洗式清淤,精准提取河床上的有机淤泥,同时保留砂石,为底栖生物提供栖息地。 淤泥经初步脱水后,再送至污泥脱水站进行二次干化处理,最终形成含水率80%的泥饼外运,实现资源化利用。 这种“微创”方式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河道水循环,对水质影响较小。 与传统清淤相比,它避免了断流,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并有效解决了底泥有机物释放问题。 此外,保留的砂石层还能促进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抑制污染物向上释放,实现生态修复。
技术细节和应用
南京天河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大、中、小三种型号的生态清淤系统。 在西北护城河项目中,使用的机器人宽4米、长1.5米,每分钟爬行1-2米,日清淤量达500立方米。 500立方米淤泥可干化成30-40吨泥饼。
生态修复的补充措施
除了淘洗式清淤,鼓楼区还在西北护城河运用生态浮岛技术,进一步提升水生态环境。 这些绿色“小岛”可以吸纳水体污染物,并为鱼虾提供栖息地。
机器人水下清淤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河道清淤进入了一个新的环保、高效的时代。 这项技术不仅能有效清除河道淤泥,改善水质,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在更多河道清淤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