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唯一跨江而居的城市,南京长江岸线总长度达到280.82公里。这是发展的优势,也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南京近年来始终举全市之力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水下岸上共治、治标治本同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水环境监测质量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去年首获全省第一。
数个“第一”是骄傲,举目所见一条条“蝶变”的河道则是水务人“敢字为先,干字当头”的最好见证。眼下这段时间,珍珠河已成为全国游客争相来南京打卡的网红地点之一,碧水悠悠,沿河1500多株樱花竞相开放,如云似霞。曾经,珍珠河露出来的只是一小段狭窄、水体发黑的臭水沟。2017年启动整治后,按照“拆、截、清、修、引、测、管、景”八字治理方针,珍珠河经历了消黑治臭、消劣提升、景观升级的一系列变化。今年我市还将推动相关工程进一步提升,稳定这条河道的水质。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程军表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让一条条幸福河湖走进每一个老百姓心中,必须进一步高质量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征程”中,对水务人而言就是要敢闯新的“率先路”“赶考路”“改革路”“治水路”和“幸福路”。
敢闯新的“率先路”,就是以“三个首位度、三个百分百”为重点,率先成为水务现代化治理的典范,以攻坚过程的艰难困苦换取人水和谐的玉汝于成。“三个首位度”即:长江大保护的实效在全省排首位、高质量发展的绩效在全省排首位、水环境管理的成效在全省排首位;“三个百分百”即:幸福河湖建设三年目标100%实现、城市水体“消劣提质”任务100%完成、所有国省考断面水质100%达标。
敢闯新的“赶考路”,就是始终将长江大保护作为“国之大者”,把牢长江入苏“第一站”,守护“一江春水向东流”。严格落实《长江岸线保护条例》,推进实施《长江岸线保护详细规划》,强化源头管控,精准靶向治理,注重法治护航,实现协同保护,让江豚逐浪、鱼翔浅底成为常景。
敢闯新的“改革路”,就是更加突出全流域,创新流域管理体系,探索分区治理路径,开展协同创新试点,全面统筹所有涉水事务,统一调度所有涉水要素,做到系统治理、整体治理。更加突出河湖长,强化各级河长办力量,同时推进河湖长星级化管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更加突出智慧化,树立从“治水”到“智水”的理念,突出产、学、研、用相结合,基本建成南京数智水网。
敢闯新的“治水路”,就是按照《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要求,统筹好水资源“大动脉”与“毛细血管”,能够调度自如、安全可靠。
敢闯新的“幸福路”,就是以“蓝天绿地”让老百姓“欢天喜地”,确保幸福河湖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突出更优的生态性,突出更浓的文化气,突出更强的幸福感,努力让千篇一律的河湖拥有各自色彩,让自然流动的河湖融入百姓生活,让无声荡漾的河湖讲出生动故事,真正做到水因人而健康、人亲水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