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部署“双结对、双促进”工作一年多来,市水务局与金牛湖街道携手并肩,以水为媒,以党建为桥,共同谱写了一曲机关与基层互联互促、融合发展的生动乐章。
秋日的金牛湖畔,雨润大地,万物焕新。9月26日,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俊,局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徐小春率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赴六合区金牛湖街道,开展“双结对、双促进”工作调研走访并组织座谈。这既是一次对共建成果的实地检阅,也是一场与结对街道共谋发展、共话未来的深度互动。
调研首站,吴俊一行直奔2025年度重点攻坚项目—八百河(金牛山水库溢洪道出口-扬滁路大桥段)堤防消险工程现场。曾经杂树丛生、存在塌坡隐患的河道岸坡,如今已是护砌整齐、道路平坦,宛如一条坚实的“水长城”守护着沿岸居民区和重要基础设施。该项目已于6月底全面完工,显著提升了区域防洪保安能力。吴俊详细询问了工程细节和后期管护安排,强调要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筑牢水安全屏障。
随后,调研组来到正在紧张施工的长金沟整治及花园新站改造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条行洪更畅、调蓄能力更强的城市内河脉络正逐步清晰。该项目旨在解决八百桥社区部分区域的内涝问题,计划年底前竣工。吴俊要求参建单位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力争早日惠及于民。
项目走访间隙,吴俊前往八百桥社区,看望慰问困难党员袁伟。袁伟同志是退役军人,身患重病,家庭负担较重,但仍积极支持社区工作。吴俊与他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生活困难,送上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并叮嘱街道和社区干部要持续做好帮扶工作。
实地调研后,双方组织了座谈交流。街道详细介绍了“双结对、双促进”工作开展以来,在组织建设、项目推进、党建联动、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结合街道长远发展,提出了下一步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与会人员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化共建、破解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吴俊局长作了讲话。首先代表市水务局,对金牛湖街道和六合区水务局给予结对共建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双结对、双促进”工作已从最初的“组织对接”深化为“发展协同”,从“物理结合”升华为“化学融合”,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帮互促、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吴俊局长通过五点感受总结回顾了双方结对共建历程:一是“机制立起来”,合作更有序。 双方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建立五项工作机制,确保了共建有方向、推进有节奏、落实有保障。二是“支部联起来”,帮扶更精准。水务局16个党支部与街道3个重点村社“多对一”结对,形成了“支部联动、党员互动、难题共解”的良好局面。三是“实事干出来”,民生更可感。共同推动实施了一批重点攻坚项目,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环境提升,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安全感和幸福感。四是“感情融进来”,关系更紧密。通过联合党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安排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等,把机关的技术、政策、资源带到基层,促进实现双向赋能、共同成长。五是“规划谋长远”,发展更有底。街道主动作为、提前谋划,为下一步精准对接、系统支持提供了清晰路径。
面向未来,吴俊局长表示,市水务局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落实市委要求,紧扣金牛湖街道发展需要和民生期盼持续发力,要求局相关处室和基层党组织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虚心向基层学习,真正把结对共建作为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针对今后深化共建工作,吴俊局长提出三点希望和建议:
一是希望在深化机制共建上持续用力。双方共同维护好、运用好、发展好去年以来探索形成的宝贵机制。做到年初有计划、过程有跟进、年终有评估,确保共建不走过场、不搞形式,走得深、走得远、走得稳。
二是希望在推动党建共促上守正创新。继续推动双方党建阵地共享、活动共办,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把机关党建阵地打造成基层党员学习提升的平台,把街道社区阵地打造成机关干部接受教育、改进作风的基地,助力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三是希望在聚焦实事共办上精准发力。持续深化协同联动,紧扣基层所需、水务所能、群众所盼,加强工程项目的研究论证。对条件成熟、群众呼声高、实施紧迫性强的民生项目,“能早则早、能快则快”启动实施流程,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共同强化在建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建设优质工程、安全工程、廉洁工程、示范工程,坚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结对是缘分,共建是责任,共赢是目标。”吴俊最后表示,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双结对、双促进”的纽带将越来越紧密,合作的成果将越来越丰硕,一定能为金牛湖街道的高质量发展和南京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大的水务力量。
六合区副区长朱晓伟,六合区金牛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兼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正东、六合区水务局局长侯俊,金牛湖街道办事处主任蒋兆斌及街道相关人员参加调研座谈。